【住展房屋網/台北報導】兩岸服貿爭議持續延燒,針對外界質疑服貿一旦通過後,中國大陸資金將大舉來台炒作不動產、哄抬房價,年輕族群更難買得起房子;而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則澄清,政府會做好把關,不會「讓台灣變成香港」。但住展企研室表示,近幾年以來,陸資來台買賣預售屋,而主管機關卻毫無作為,也未介入管理,現在卻說服貿通過後會嚴格管控陸資買房,實讓人難以信服。 

據杜紫軍說法,主管機構管控陸資來台買房,主要是遵照已修正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陸資來台購買不動產後,3年內不得出售、屋主每年在台停留時間不得超過4個月,以及不動產貸款最多只能貸5成,俗稱為「345條款」。 

此外,該條款還搭配去年通過、今年元月起實施的「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取得不動產物權採行總量管制之數額及執行方式」,該法規定大陸民眾每年到台灣購買的土地上限為13公頃,建物上限則為400戶。 

杜紫軍認為,依循上述兩個法規,每年可來台購買不動產的額度十分有限,台灣房價也不致像香港一樣被陸資炒翻天。然而,杜紫軍論述卻存在一個重大盲點,那就是法規只管控「成屋」,卻管不到「預售屋」;而這個盲點長年來被忽略,陸資也早就鑽漏洞到台灣炒房,雖然央行近來有補破網的意圖,但成效仍恐有限。 

為什麼我國只管陸資來台買多少成屋,而不管預售屋?財政部長張盛和曾說:「預售屋不屬於不動產」。誠然,預售屋並非實品,在實務上確實屬於「權利買賣」;但平心而論,張盛和蓄意忽略「預售屋的本質還是不動產」。 

由於官員認為成屋才算不動產,於是在陸資來台買房的監管方面,完全忽視陸資炒作預售屋的問題;所以陸資自由來台買賣預售屋,完全不受干預。換句話說,杜紫軍所謂的嚴格管控陸資來台買房,似乎是淪於空談,因為陸資來台炒作不動產最大的漏洞,就是「買賣預售屋」;而無論主管機關再怎麼嚴格監控陸資買成屋,都無法阻止房價被陸資炒高、走向房價香港化的路。 

問題是,主管機關為何被矇在鼓裡?答案昭然若揭,「非不知也,是不為也。」所幸中央銀行在今年3月31日的財金部會監理聯繫會議中表明,發現大陸人來台買預售屋付款方式是刷銀聯卡,遂建議內政部等相關單位,應把預售屋納入大陸人來台投資不動產規範當中。 

事實上,兩岸金融擴大開放,資金流通已越來越便利,陸資來台買房付款方式,銀聯卡非唯一途徑,若是只禁止刷銀聯卡買預售屋,效果並不彰。 

重點是,預售屋未納入大陸人來台投資不動產規範一事,在數年前就有學者指出問題所在,但內政部官員卻掩耳不聞,政策亦文風不動,您一定也想問:「Why?」 

當內政部放任陸資來台炒作預售屋、墊高全民居住成本不管,現在經濟部卻向全民喊話,說會嚴格管控陸資來台購置不動產,台灣房價不會香港化,似乎缺乏論證基礎,也難說服全國人民。這問題倒底出在經濟部不暸解詳情?還是內政部未善盡政策溝通,導致經濟部所獲資訊錯誤?難道不該出來說清楚?

資料轉錄自雅虎購屋指南:

http://tw.house.yahoo.com/news/%E9%99%B8%E5%AE%A2%E4%BE%86%E5%8F%B0%E5%A4%A7%E7%82%92%E9%A0%90%E5%94%AE%E5%B1%8B-%E6%94%BF%E5%BA%9C%E8%AA%AA%E5%9A%B4%E6%8E%A7%E9%99%B8%E8%B3%87%E7%82%92%E6%88%BF%E4%BD%A0%E6%95%A2%E4%BF%A1-012119505.html

您目前位置:Home Using Joomla! Using Extensions Plugins Editors